文|李沛超
最近在深度體驗拼多多“拔草”的新iPhone SE, 超哥買的128GB享受百億補貼只花了64GB的價格,香噴噴。我這款白色新iPhone SE外觀很精美,手感和iPhone 6一樣,所以沒任何驚喜。雖然只是廉價的入門檔iPhone,但是新iPhone SE品質感和做工非常的上乘,拿在手上完全感受不到廉價或者毛邊毛料的低端感,這種對品質的把控就是iPhone產品始終如一的高品質印象。
很多朋友比較關心這款手機的拍照,我上次已經點評過新iPhone SE的拍照表現了,今天我想著重聊的就是這顆單攝像頭。現在想必大家也發現人像虛化鏡頭很實用,超廣角和長焦鏡頭能夠更好的構圖或者適用更多的場景,那么只有一顆攝像頭的新iPhone SE有沒有什么亮點?
咦,你還別說,我發現了一大亮點“新iPhone SE僅憑借單鏡頭就實現了人像效果,不論是前置還是后置都有很不錯的實時人像虛化和預覽,而且拍照也做到了比較好的虛化直出”。
不懂就問,這是怎么做到的呢?我們先來看看一組樣張,包含了景深、大光圈、人像模式等。
好,在欣賞了這一組超哥隨手用新iPhone SE拍攝的樣張之后不難發現,其實拍攝一些近景照片的時候,iPhone SE的景深效果很出挑,被虛化的背景區域過度很自然,而且實現了比較好的光斑效果,讓“類大光圈”效果實現的時候,有不錯的臨場感和物體層次。
而在人像模式的時候,新iPhone SE雖然沒有iPhone XR上的「聚焦像素」功能,不過還是深度的利用了學習算法,來實現2D平面上的人像虛化。
這個通俗點來說,有點類似我們在Photoshop中使用摳圖功能,新iPhone SE的相機利用一種「色彩深度判斷」的“技能”,可以分析場景中那些物體靠前,哪些靠后。想想看感覺很厲害,不過畢竟是單鏡頭,利用軟件算法去分析,肯定無法媲美實體景深鏡頭的功力,不過從實拍直出的效果來看是令人意外的。
那么問題來了,人的眼睛就像一顆單鏡頭,我們能夠看出遠景和物體層次的先后關系,就算一個物體在視線里遠景移動或者橫向移動,人的眼睛都可以實時的跟住它的焦點,從無限近到無限遠。那么手機單鏡頭是不是也可以終有一天做到這些功能呢?我個人覺得難度很大,超廣角可以獲得更大畫幅的取景,光變鏡頭可以無損獲得高清的長焦照片,黑白鏡頭、景深鏡頭、微距鏡頭、激光雷達傳感器等都有他們的實用性和無可替代性,所以我們人類的眼睛看似是一個單鏡頭,確是億萬年進化而來,輕松就可以實現諸多需要多鏡頭疊加,才能實現的功能,所以多攝在手機上的必要性還是站得住的。
總結:多攝必要性成立,單攝靠算法也可以不斷拔高高度
最后,新iPhone SE的拍照表現我總結點評一下:雖然只有1200萬像素,而且經過外媒測試iPhone 8的后攝鏡頭模組,換在新iPhone SE上也能識別使用。但是新iPhone SE拍照上還是帶來了進步和人像虛化方面意外的收獲,這和蘋果公司的產品策略有關,多年來他們并不是聚焦在行業都追的“超大底、多像素合成、或者高像素數上”。蘋果出于對自己算法的自信以及手機生態的硬件協同考量,就算鏡頭的規格從3年前到現在沒變化,但是隨著蘋果A平臺仿生芯片和算法的不斷演進,拍照的表現上總能不斷進步。
正因為他是蘋果,所以總有一種魔力讓人相信,科技功能的核心還是在技術的較量而非堆硬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