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維動畫制作流程
作者:admin 日期:2019-07-19 18:29:04
三維動畫制作,主要是為了增加片子的渲染效果,增加一些實拍無法做到的元素,其效果運用在建筑、園林景觀上會特別好,給人強烈的場景代入感。在實際制作流程中,一個完整的影視類三維動畫的制作總體上可分為前期制作、動畫片段制作與后期合成三個部分。
一、前期制作:是指在使用計算機制作前,對動畫片進行的規劃與設計,主要包括:文學劇本創作、分鏡頭劇本創作、造型設計、場景設計。
1、文學劇本:它是動畫的基礎,要求將文字表述視覺化,也就是要把劇本描述的內容用畫面傳達出來,給人場景帶入感,這是最基本的要求,否則就不成功。常見的劇本形式有神話、民間故事、科幻等。
2、分鏡頭劇本:這是把文字進一步視覺化的重要步驟,是導演根據文學劇本進行的再創作,體現了導演的創作設想和藝術風格。分鏡頭劇本的結構主要是畫面+文字,每個圖畫代表一個鏡頭,文字用于解說如鏡頭長度、人物臺詞及動作等。
3、造型設計:包括人物造型、動物造型、器物造型等設計,設計內容包括角色的外型設計與動作設計。造型設計的要求比較嚴格,包括標準造型、轉面圖、結構圖、比例圖、道具服裝分解圖,并且附以文字說明來實現。
4、場景設計:是整個動畫片中景物和環境的來源。
二、片段制作:
根據前期的設計,借助計算機通過相關制作軟件制作出動畫片段。主要包括:
1、建模:動畫師根據前期的造型設計,通過三維建模軟件在計算機中繪制出角色模型。建模的核心是構思,靈魂則是創意。典型案例如《侏羅紀公園》。
通常使用的軟件有3DSMax、AutoCAD、Maya等。
2、材質貼圖:貼圖是指把二維圖片通過軟件的計算貼到三維模型上,形成表面細節和結構。對具體的圖片要貼到特定的位置,三維軟件使用了貼圖坐標的概念。一般有平面、柱體和球體等貼圖方式,分別對應于不同的需求。模型的材質與貼圖要與現實生活中的對象屬性相一致。
3、燈光:燈光的作用起著照明場景、投射陰影及增添氛圍的作用。目的是最大限度地模擬自然界的光線類型和人工光線類型。三維軟件中的燈光一般有泛光燈(如太陽、蠟燭等四面發射光線的光源)和方向燈(如探照燈、電筒等有照明方向的光源)。
4、攝影機控制:攝影機功能只有情節需要時才使用。其主要用于實現分鏡頭劇本設計的鏡頭效果。
5、動畫:根據分鏡頭劇本與動作設計,運用已設計的造型在三維動畫制作軟件中制作出一個個動畫片段。動作與畫面的變化通過關鍵幀來實現,設定動畫的主要畫面為關鍵幀,關鍵幀之間的過渡由計算機來完成。
6、渲染:是指根據場景的設置、賦予物體的材質和貼圖、燈光等,由程序繪出一幅完整的畫面或一段動畫。三維動畫必須渲染才能輸出,造型的最終目的是得到靜態或動畫效果圖,而這些都需要渲染才能完成。
較好的渲染器有Softimage公司的MetalRay和皮克斯公司RenderMan(Maya軟件也支持RenderMan渲染輸出)。通常輸出為AVI類的視頻文件。
三、后期合成:
影視類三維動畫的后期合成,主要是將之前所做的動畫片段、聲音等素材,按照分鏡頭劇本的設計,通過非線性編輯軟件的編輯,最終生成動畫影視文件。
三維動畫的制作是以多媒體計算機為輔助工具,綜合了文學、美學、動力學、電影藝術等。還要求在操作中敢于大膽嘗試,才能產生新的表達形式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