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為受到的制約可以說越來越多,禁令在不斷升級,目前臺積電已經答應赴美建造工廠,其次華為被迫取消了50億的芯片訂單,這可能會影響到接下來的華為業務的開展,甚至是今年Mate 40系列上麒麟處理器的供應問題。
這就是沒有核心技術的無奈,很多關鍵技術被卡脖子,一旦不讓用就會很危險,實際上除了華為之外還有很多其他企業,這些受到制裁的都是一些國內的高科技公司,在某個方面比較有技術實力的,一旦成長起來,未來的影響會很大。
實際上目前像是在芯片行業,大部分技術我們其實自己都有,只是太落后。比如電腦芯片,手機方面同樣如此,很多核心供應鏈都是來自于國外的科技公司,我們國內的科技企業都是掙得血汗錢,大頭都給了這些公司。
對于智能手機而言,最關鍵的部位就是處理器,對于目前國內的芯片商來說,設計基于ARM指令集的芯片難度已經不大,像華為的麒麟芯片已經是世界先進水平,對于基帶芯片就更不用說了,目前國內華為和紫光都有能力設計,據傳中興的基帶芯片也在研發當中,所以單純說芯片設計其實沒有太大的門檻。
接下來就是存儲類芯片,這個主要有兩部分,一個是閃存芯片,一個是內存芯片,至于區別就不用說了,總之,這是目前整個計算機體系中仍不可缺的兩個重要芯片,首先來說閃存芯片,紫光旗下的長江存儲已經可以量產64層的3D NAND,并且還有相應的Xtacking專利技術。
而實際上不管是手機中的UFS 還是電腦上的固態硬盤,都離不開閃存芯片,長江存儲接下來將會跳過96層,直接進入128層,這意味差距會進一步縮小,當然差距依舊存在,性能上滿足目前主流需求也是沒有問題的,再來說內存芯片。
這個紫光同樣也有工廠,不過技術整整落后了兩代,LPDDR5出來了,DDR5也快出來了,但是紫光還是DDR3,當然國內還有一家合肥長鑫,目前已經量產了DDR4產品,當然也包括低功耗的LPDDR4和LPDDR4X,DDR5在預研,雖說還是有差距,但是也能用,就是產能可能沒有辦法滿足國內的市場需求。
除此之外就是CMOS芯片,這個是相機必要的傳感器,除了索尼和三星,國內還有一家豪威科技(目前隸屬于韋爾股份),全球份額排名第三,推出OV48C和OV64C,在指標上已經達到旗艦水準,當然和索尼三星比起來肯定有差距,不過真要是用也是可以的。
再下來就是屏幕了,國內有京東方,華星光電,天馬,維信諾,和輝光電等等,不過需要注意一點就是這些面板制造商需要日本的制造設備蒸鍍機,這是OLED必須要用的關鍵機器,只有日本佳能可以做,相對而言和美國關系并不大,當然還有就是看后續噴墨打印制造工藝的發展了。
至于軟件方面,無論是手機還是電腦換上自己的操作系統也沒有問題,只不過就是沒有生態,但總得來說很多方面我們其實是可以找到替代品的,只是體驗會直線下降而已,但是如果人家真的進行封鎖,不給用了,我們也別無選擇,總不可能去賠償了事,畢竟賠償一次就有兩次。
而且這樣一來我們永遠就沒有辦法轉型升級,走向高端制造業,很多人會恨鐵不成鋼我們沒有核心技術,殊不知核心技術是靠積累和燒錢燒出來的,買是買不來的,買買買只會依賴越來越嚴重。所以真要是被徹底封鎖長遠來看并不是什么壞事,畢竟不讓用了我們不可能停滯不前不發展,反而會努力靠自己研發。
但仍有一個最關鍵的技術相差實在太多,那就是光刻機,目前光刻機技術最先進的是荷蘭ASML,將很快就會進入3nm節點,那我們國內呢?國內也有光刻機制造企業,不過處在低端領域,目前仍舊還是65nm到90nm,可以說和ASML的差距是非常大的,像一些軍用的芯片確實可以滿足,但民用市場就真的是太落后了!
當然據傳上海微電子的28nm也已經取得突破,不過量產可能還需時日,而且即使量產,這之間的代差依舊非常大。沒有光刻機,即使芯片代工廠有更先進的技術也沒有辦法開展實施,但是光刻機牽扯到的技術和零件太多了,特別是先進光刻機制造難度太大,而如果沒有光刻機,芯片技術的發展就是一句空談,可以說這才是最為關鍵的技術!
【圖片內容來源于網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