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第52個世界電信日。
1969年5月17日,國際電信聯盟第二十四屆行政理事會正式通過決議,決定把國際電信聯盟的成立日——5月17日定為“世界電信日”。
現代移動通訊以1986年的第一代通訊技術「1G」問世為標志,迄今經歷了三十多年的爆發式增長發展,極大地改變了我們的生活方式。
如今,「5G」時代已然到來,從1G到5G,移動通訊技術經歷了什么,你知道嗎?
1G時代:語音傳輸
1986年,第一代移動通訊系統「1G」在美國芝加哥誕生。
1G采用模擬訊號傳輸,即將電磁波進行頻率調制后,將語音信號轉換到載波電磁波上,載有信息的電磁波發布到空間上后,由接收設備接收,并從載波電磁波上還原語音信息,完成一次通話。
1987年11月,廣東省開通了全國第一個移動通信網,首批700名用戶獲得了像半塊窄長磚頭一樣的移動電話。
這種移動手提式電話,就是美國摩托羅拉公司制造并風靡全球的“大哥大”。
可以說,大哥大就是1G時代的標志。
2G時代:開啟手機上網紀元
第二代手機通信技術規格,以數字語音傳輸技術為核心。
2G一般定義為無法直接傳送如電子郵件、軟件等信息的通信方式,最早的文字簡訊也從此開始。
從1G跨入2G則是從模擬調制進入到數字調制,相較而言,第二代移動通信具備高度的保密性,系統的容量也在增加。
同時,搭載2G技術的手機開始能夠上網了,不過人們只能瀏覽一些文本信息。
1994年,前中國郵電部長吳基傳用諾基亞2110撥通了中國移動通信史上第一個GSM電話,從此中國開始進入2G時代。
從2G時代開始,諾基亞手機走入人們的視野,并迅速掀起全球的諾基亞狂潮。
依然記得那句歌詞:我左手買個諾基亞右手拿一個摩托羅拉……
3G時代:移動多媒體風暴降臨
第三代移動通信技術「3G」,是指支持高速數據傳輸的蜂窩移動通訊技術。
2000年5月,國際電信聯盟正式公布第三代移動通信標準,我國提交的TD-SCDMA正式成為國際標準,與歐洲WCDMA、美國CDMA2000成為3G時代最主流的三大技術之一。
3G的核心應用包括了寬帶上網、手機辦公、視頻通話、手機購物、手機網游等,大大提升了手機的娛樂性,在移動設備上體驗多媒體各種服務的時代來臨。
2008年12月31日,國務院常務會議通過決議,同意啟動3G牌照發放工作,中國由此進入了3G時代。
值得一提的是,2007年,喬布斯發布了iphone,從此智能手機走進千家萬戶。
4G時代:盡享移動互聯網生活
第四代移動通信技術「4G」是在3G技術上的一次更好的改良。
其相較于3G通信技術來說一個更大的優勢,是將WLAN技術和3G通信技術進行了很好的結合,使圖像的傳輸速度更快,讓傳輸圖像的質量和圖像看起來更加清晰。
4G能夠以100Mbps以上的速度下載資源,比家用寬帶ADSL(4兆)快25倍,幾乎能夠滿足所有用戶對于無線服務的要求。
4G技術已經成為了我們生活中不可缺少的基本資源,諸如微信、微博、抖音等手機應用陪伴著我們度過無數閑暇時光。
5G時代:一個萬物互聯的時代
第五代移動通信技術「5G」與過去的幾代移動通信不同,它不再由某項業務能力或某個典型技術特征所定義,而是配備更高速率、更大帶寬、更強能力的技術,通過多業務多技術融合,打造面向業務應用和用戶體驗的智能網絡,最終締造出以用戶為中心的信息生態系統。
如今,5G時代已經到來,我國普及5G技術的那天已然不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