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9日,中傳-京東大數據聯合實驗室發布《2020中國品牌消費趨勢報告》,報告顯示:中國品牌“提質增速”效應明顯,成為用戶的首要選擇;在相對較為弱勢的領域,尤其是在以母嬰、個人護理等為代表的“信任消費品類”中,中國品牌占比正在逐年上升。
市場正悄然變化,隨著更多高教育背景、高收入的用戶越來越傾向于選購中國品牌商品,一線市場中國品牌占比逐年上升;與傳統認知形成差異,更多的95后年輕女性消費者越來越關注中國品牌商品;中國品牌強認知的品類仍集中在手機及家電領域。
中國品牌在多維度增速超越進口品牌 “信任消費品”領域獲認可
2019年全年中國品牌商品及品牌數量、下單人次、訂單量的同比增幅均高出進口品牌增速,兩者差值超過20%。受疫情影響,今年第一季度時段數據顯示,這一差值擴大到30%以上。中國品牌“提質增速”效應明顯,逐漸成為用戶的首要選擇。
從中國品牌與進口品牌的成交額占比增速來看,中國品牌在母嬰、運動、個護等品類占比增速高。從細分品類成交額增幅來看,中國品牌增幅高的品類為洗護用品、女性護理等,進口品牌則為玩具樂器、清潔紙品等。
更多高收入人群消費者選購中國品牌商品 強認知領域仍集中在手機
從職業、人群類型占比變化來看,醫務、金融從業者中國品牌商品占比增速快,同時國品也吸引更多高收入人群。從年齡、性別畫像占比變化來看,95后的年輕女性消費者越來越關注中國品牌商品。
從商品搜索關鍵詞來看,搜索量TOP20關鍵詞中32%與品牌直接相關,其中中國品牌相關關鍵詞高出進口品牌,從11.11期間的搜索數據來看,手機國品認知度較高。從評價關鍵詞來看,評價量TOP20關鍵詞中品牌品質、使用體驗是消費者更受消費者關注,其次為價格和服務。
一線市場國品消費占比持續提升
2019年京東等平臺通過更加豐富的模式繼續助力中國品牌在下沉市場的拓展,下沉市場中國品牌成交額同比增幅較大,同時隨著更多高端用戶對國品認知度、信賴度的大幅提升,一線市場也取得了較高增長。報告顯示,一線市場正悄然變化,上海地區消費者越來越青睞中國品牌商品,而北京地區消費者依然更加關注進口品牌商品。
中國貿促會研究院國際貿易研究部主任趙萍認為,低線級市場擁有巨大的消費潛力,相對一二線市場的消費者,他們對商品性價比的要求會更高,同時又是“熟人社會”,商品質量的口碑則顯得尤為重要。中國品牌企業,特別是中小型品牌企業抓住低線市場的機遇,投入更多質量佳、性價比優的商品,會是一條明確的發展路徑,也會給消費者帶來更多的價值。